房源网

女子通过“内部渠道”购房,交了12万指标费后,事情出现反转...

时间:显示参数

去年年底,符女士在海口仁恒滨江园购买了一套房。最近,符女士偶然发现,之前买房的时候,她付了12万元的指标费,而这钱很可能进了私人腰包。

当事人 符女士:陈某发就很明确的跟我们说,第一要交指标费12万,第二交了指标费他就能够去联系领导,给我们排房源。


符女士称,她经人介绍,认识了自称仁恒滨江园项目的策划主管陈某发。去年12月下旬,仁恒滨江园正式开盘。符女士选中了一套房子,在签订购房合同前后,先后转了两笔共计12万元的指标费,到陈某发指定的银行账号。

当事人 符女士:让我们签约前交6万,签约后再交6万是他发了一个指定账号,账号名叫符某,我们也不清楚这个人是谁。


之后,符女士顺利买到了房。不久前,符女士偶然发现,这所谓的指标费存在问题,陈某发在她买房之前已经离职。

海口仁恒房地产有限公司客户关系部 负责人 谭先生:都是他自己的一个说法,没有这么一个真实的人,我们公司这一块是没有人员涉及到指标费这一块的内容。

开发商方面称,陈某发是2014年来到公司,担任策划主管一职。2021年10月,陈某发提出辞职,手续已在当年11月底走完,当时,仁恒滨江园项目尚未开盘。对于购房者提出的缴纳指标费一事,开发商方面进行了核查,并未发现相关人员有类似违规操作的行为。


海口仁恒房地产有限公司客户关系部 负责人 谭先生:记者:收款人符某是咱们公司的人吗?)可以很明确的说符某不是我们公司的员工,也跟我们公司没有任何关系,我们可以通过企业微信进行一个完整的查询,能查到我们员工的所有的信息,关键人是这个我们没有查到他的任何信息,包括我们也查了你说有离职也没有(记者:就是这个符某和你们)根本没有任何关系。

为此,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上陈某发,哪想,对方否认认识符女士。


涉事人员 陈某发:记者:12万的指标费,有那么一回事吗?)没有,不认识她(记者:不认识吗,聊天记录不是你跟她聊天的,她提供了你跟她的一个聊天记录啊,微信上的)没有(记者:就是你没有给人介绍去买那边的房子?)没有,滨江园开盘是一月份开的,我不在了那个时候(记者:你有给他发过符某的账号吗?)没有,哪有什么符某我不认识这个人。

当事人 符女士:我是完全没有想到,他会说不认识我们没有联系过我们。


事后,符女士向辖区海甸派出所报了警。警方联系仁恒地产及涉事人陈某发,做了进一步调查。


海口市公安局美兰分局海甸派出所 民警 吴淑权:最后是陈某发收的钱,他自己也说这个事情是他用来跑腿(记者:他有介绍这个账号的符某是谁吗?)他说是他一个朋友,这个公司(开发商)明确说了,没有收到一分钱,是中介(陈某发)这边收的钱,中介这边没走渠道就相当骗了她的钱。

目前,符女士已经按照警方的建议准备相关材料,进一步维权。眼下,海口正大力开展房地产市场的专项整治,重点包括价外加价、捆绑销售、强收取指标费、变相加价等违法违规行为。警方提醒广大群众,理性购房,切勿轻信指标费等说辞。


海口市公安局美兰分局海甸派出所 民警 吴淑权:买房过程中,请理性的选择购房渠道,通过中介或者其他渠道尽快的拿到房都是不可取的,甚至或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



相关推荐